安第斯冠伞鸟(英文名:Andean Cock-of-the-rock,学名:Rupicola peruvianus),是雀形目伞鸟科动冠伞鸟属的鸟类。属于伞鸟科,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云雾林中的标志性鸟种。秘鲁的国鸟,与近亲圭亚那冠伞鸟没有共同分布区。雄鸟拥有显著的圆盘状头冠和鲜亮的橙红或血红色羽毛,雌鸟则较为暗淡,呈深褐色。
外形特征:雄性安第斯冠伞鸟体长约30.5-32厘米,重约265克,拥有独特的圆盘状头部羽毛冠,体羽鲜亮,呈橙红色或血红色,尾羽和翅膀为黑色,肩羽为银灰色。雌鸟体型较小,羽毛颜色较暗,主要为深褐色,头部羽毛冠比雄鸟小,眼睛颜色各异,从浅蓝色到白色。雄鸟的喙为金黄色,雌鸟的喙则为暗色,尖端带黄色。
鸣叫特征:雄鸟在求偶场发出响亮的'youii'叫声,叫声不如圭亚那冠伞鸟那样刺耳,同时还会发出连续的'kip-kip-kip'的咯咯声。觅食时,不论雌雄,受到惊扰会发出响亮的'ankk'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500-2400米的山地森林,尤其是峡谷和溪流旁。以水果、大型昆虫、小型脊椎动物为食,偏好Lauraceae、Annonaceae和Rubiaceae科的果实。它们会在飞行中摘取果实。小蜥蜴和青蛙是喂养雏鸟的重要食物,被拍打和咀嚼后喂给雏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因地区而异,主要在2月至7月间,在哥伦比亚南部和厄瓜多尔及玻利维亚则可能在8月筑巢。雄鸟在求偶场进行集体展示,吸引雌鸟。雌鸟独自筑巢,通常建在岩石壁上,形状类似截顶锥体,巢内铺垫粗纤维。每窝产2枚蛋,孵化期约为28天,雏鸟至少42至48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圭亚那冠伞鸟相比,安第斯冠伞鸟的雄鸟颜色更为鲜艳,雌鸟颜色更暗。亚种之间在羽毛颜色深浅、内侧次级飞羽的灰色程度和眼睛颜色上有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的云雾林,从委内瑞拉西部至玻利维亚,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
其他:安第斯冠伞鸟在一些国家公园内得到保护,如哥伦比亚的Cueva de los Guácharos国家公园、厄瓜多尔的Podocarpus国家公园和秘鲁的Machu Picchu历史保护区。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安第斯冠伞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安第斯冠伞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