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胸蜂虎(英文名:Blue-breasted Bee-eater,学名:Merops variegatus),是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以其绿色背部、黄色喉咙和缓冲腹部为特征。胸部带的颜色随地理位置而变,最常见的是深蓝色,但在某些地区可能呈现黑色。该物种广泛分布于中非国家,如安哥拉、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地,主要栖息于湿润开阔的生境,如稀树草原边缘和森林边界。
外形特征:成年蓝胸蜂虎身长18至21厘米,体重20至25克。头部和上体呈绿色,宽阔的黑色眼纹,白色脸颊,黄色喉咙,深紫色至蓝色的胸部带下方有栗色胸带,其余下体为淡绿色至绿黄色。次级飞羽呈浅红褐色,主飞羽和次级飞羽尖端黑色;三级飞羽倾向于磨损或褪色成蓝色;尾巴红褐色,有黑色亚端斑和白色尖端,中央尾羽绿色。虹膜橙红色,喙黑色,腿和脚黑色。雌雄相似,幼鸟缺乏黑色胸部带,有淡黄色至黄绿色的下巴和喉咙,逐渐过渡到淡绿色的胸部,侧腹和腹部为淡黄绿色,胸部有斑点或条纹。
鸣叫特征:鸣叫声包括短促的木制咔哒声,以及在求偶时更为扩展的三音节序列。
生活习性:栖息于轻度树木覆盖的草地山坡、开放的杜松和冷杉林地,咖啡和桉树种植园的草缘,以及城市郊区环境。在埃塞俄比亚,与小蜂虎在同一区域内共存,但蓝胸蜂虎偏好永久湿润的开放环境。主要以空中的昆虫为食,如蜜蜂、花蜂、胡蜂和其他膜翅目昆虫,也吃甲虫、苍蝇、蝽、蚱蜢和蜻蜓。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有时形成小型家庭群体。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喀麦隆和北扎伊尔为2月至3月,在坦桑尼亚为10月至12月,在加蓬为8月至9月,在赞比亚为9月至10月。单独筑巢,但相邻的繁殖对可能同步开始繁殖。在草地山坡或湖岸附近的斜坡挖掘隧道,长度45至75厘米,末端为无衬垫的蛋室,尺寸约为16.5至19.5×18至22厘米。产卵2至3枚,白色,大小约20.1至24毫米×14.8至18.1毫米。
区别辨识:与小蜂虎相比,蓝胸蜂虎略大,脸颊边缘更白;与红胸蜂虎相比,体型较小,次级飞羽和尾羽上表面更红褐色,绿色较少。幼鸟与成鸟的区别在于缺乏黑色胸部带。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中部,从尼日利亚东南部至安哥拉和东非。在中国,指名亚种夏季繁殖于湖北及长江以南,海南岛为留鸟。
其他:历史上曾与较小的蓝胸蜂虎视为同一物种,但现已确认为独立种类。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胸蜂虎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胸蜂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