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秧鸡(英文名:Grey-throated Rail,学名:Canirallus oculeus),是鹤形目秧鸡科灰喉秧鸡属的鸟类。灰喉秧鸡属的唯一物种。其分布区域跨越非洲西部,从塞拉利昂至加纳,南至尼日利亚南部,东至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外形特征:这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森林秧鸡,拥有灰色的面部,红色的颈项和胸部,腹部呈现出带状花纹。后颈和背部为棕色,与红褐色的尾巴形成鲜明对比。体型中等,羽色随季节和年龄略有变化。
鸣叫特征:其鸣唱可持续长达三分钟,由一系列双音组成的空洞音符构成,随着歌唱进展,音符逐渐变得柔和,最终被更柔和的音符取代。此外,还会发出快速的轰鸣声,连续3-6个半秒音符,音调逐渐下降。无论白天或夜晚均会鸣唱。
生活习性:灰喉秧鸡偏好低地森林中的茂密植被环境,尤其沿溪流和靠近沼泽地带。它们的生活习性隐秘,活动范围广泛,既包括觅食,也涉及迁徙行为。食物来源多样,包括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关于灰喉秧鸡的繁殖习性的具体细节尚不清楚,但据观察,它们可能在低地森林中筑巢,进行繁殖活动。
区别辨识:灰喉秧鸡的独特外观使其容易与其他秧鸡区分开来,尤其是其灰色的喉咙、红色的颈胸以及腹部的带状花纹。在相似环境中,通过其特有的鸣叫声也能进行辨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尽管在刚果局部地区被认为数量较多,但在其他地方却显得稀少或罕见。由于其极度隐秘的生活习性和大多数观察者对其叫声的不熟悉,导致其数量评估困难。森林破坏已影响到其分布范围内的数量,且近年来在尼日利亚和乌干达西部似乎已不再出现。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西部,具体包括塞拉利昂至加纳,南至尼日利亚南部,东至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其他:灰喉秧鸡所属的Canirallus属曾被归类于Sarothruridae科,但在2019年发表的一项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发现,灰喉秧鸡与Rallidae科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将其分类调整至Rallidae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喉秧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喉秧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